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及家长在高考结束后,对于大学专业选择上都希望能结合未来长远的规划,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合乎社会需要的专业。有兴趣,才更有动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更得心应手。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与未来职业以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是直接相关的。大学专业的选择,就是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然而,现实却是不少考生选择专业由于缺乏了解,带有盲目性和从众性,再加上现行高考中调剂录取普遍存在,导致了很多考生录取的专业与自己当初的愿望出入比较大。由于在专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着误区,许多考生和家长也缺乏科学的认知,导致最后填报的志愿不尽人意。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的“四大误区”以及如何科学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名牌大学各方面条件都好,是普通大学难比的。如果名牌大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自己又有能力考上,应该追求。然而有一些高分考生为了挤进名校而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和擅长的专业,屈就于自己不喜欢、不适合、不擅长的专业,完全从牌子出发,不考虑专业因素,非名牌大学不去,则是极不明智的。
很多考生报高考志愿时,不仅对自己不了解,还有对专业也不了解,往往仅仅从专业名称表面去理解该专业的涵义,觉得自己喜欢就行,而真正进入大学之后却发现,所学的东西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自己无主见,完全听从家长的安排。据不完全统计,高考填报志愿时,和父母商量的考生超过70%,其中完全听从父母决定的占到40%左右。很多家长由于各方面的考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从事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专业,从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爱好。
这几年哪个专业吃香,报考的人数就呈直线增加,不管是父母还是自己的选择,都没有考虑适不适合自己,四年大学读完后的市场前景会怎样?比如前几年因为建筑行业火爆,与建筑相关的专业招生都很红火,如工程造价专业,从重点大学到普通本科到专科,百分之七十的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考生报考特别踊跃,全市一年录取几千人,今后怎么就业?
2017年的考生怎样科学选择专业,给自己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呢?如何把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意识运用到专业选择上,为此我们咨询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后,给考生和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每个考生都要根据自己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方向,如果将来希望留学,或者做研究型人才,选择基础学科更合适一些。如果高考成绩只是考上专科,今后是需要专升本还是直接就业,对于部分家庭条件允许的考生,是选择国内就读还是出国留学,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职业规划,因为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一样,选择的专业就不同,所走的道路也有区别。
全国各个高校由于自身办学定位的不同,开设的专业五花八门,同一个专业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考生需要进一步去了解意向性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未来发展前景的诸多内容,要做足功课,不能光停留在专业名称这个字面意思上。
今天的热门专业,随着经济发展,几年之后不一定还是热门专业,而今天的冷门专业,几年之后往往会成为热门。所以,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报考时要注意“冷”“热”结合,集中选择几个热门专业,然后搭配几个冷门而且个人又比较感兴趣的专业。考生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对自己适合选择的这些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可以登录相关专业学校的网站,了解一下专业培养的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内容,以及毕业生的大概去向。这样就对自己要选择的专业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确认一下这些课程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对于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是不是同样有热情。如果觉得没兴趣,千万别勉强自己,毕竟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兴趣不复存在,大学四年将过得很有压力。
热门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太突出,最好避“热”就“冷”。比如,数学,物理成绩平平的考生,最好不要选择工科专业,因为工科专业队数学、物理要求比较高,学生尽管被录取了,但是学习难度加大,也会影响未来发展。
考生对于家长的建议既不要盲目听从,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学会要有取舍地来把握。家长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一个“现代人”自己的建议,不可避免地常与孩子想法产生冲突。考生可以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当然,考虑到自己的阅历尚浅,也可以在家长和其他人下,取舍性地采纳家长的建议。最重要的是,无论你最后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还是“屈从”了父母的想法,都要先让自己爱上未来相伴四年的专业,才能“心甘情愿”地努力下去。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选定专业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当进入大学后也要认真思考设计自己大学阶段的生涯规划,针对社会环境就业形势不断对自己的选择和个人情况进行完善补充,加强自我的拓展实践,从而使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发展、自身潜力和将来职业发展相适应。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由于对自身情况的不了解以及专业选择上有误区导致专业选择上出现分歧。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解决志愿填报过程中专业定位的难题,【重庆市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引入了职业规划功能,提供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发的“升学指导测验”和由广州埃科人才测评研究中心研发的“高考生专业选择测评”两套职业测评系统。该系统运用严谨的心理学、医学、统计学评测原理,能帮助考生科学定位报考方向。